2021南京融媒体联合采访行
众多媒体
齐聚溧水“网红区”
探究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
发展“密码”
盛赞溧水乡村“春日美景图”
为进一步增强“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”,提升南京市广播电视节目质量;同时,充分依托南京广电媒体资源优势,扩大南京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,2021年,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南京市广电学会举办“发现‘宁’最美——南京市融媒体联合采访行”同题材主题采访活动。4月8日,首场联合采访活动在溧水区和凤镇梦华苑举办。来自江宁区、浦口区、六合区、溧水区、高淳区、栖霞区融媒体中心以及南京电视台参加了联合采访活动,本次活动还特邀现代快报、紫金山新闻、龙虎网等省市媒体记者参加。
本次活动以“春约溧水”为主题,十多家媒体采编人员走进“东方布查特”和凤镇梦华苑、全市首批新型民宿试点村傅家边山凹村,听取工作人员和村委负责人现场介绍乡村振兴带来的变迁、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变化,以及基地建设、助农增收情况。大家围绕支柱产业、人居环境等方面拍摄报道,深入挖掘各地经验做法,以点带面,全方位展示溧水大力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实现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。
“我们是慕名而来的,溧水的生态环境还是非常好的。”在采访中不少游客纷纷表示。春天里的溧水,繁花似锦惹人醉,最近吸引央视多次直播,迅速在全国飙红。四月里的溧水,更是春色满园关不住,处处游人来观景。在梦华苑,沿着玉兰路、镜池、玫瑰园走来,漫步花海之间,一路领略繁花美景。眼下,梦华苑2000多种花卉已经进入盛花期,郁金香、玉兰、风信子争相开放,争奇斗艳,吸引一波又一波游客。
“我觉得这边鲜花很多,整个园区是由中式和西式相结合的。”栖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婉晴表示,梦华苑规模之大、花色品种之多、园区布局之精,在南京实属罕见。
梦华苑的春天不仅美在风景,更进一步升华成富民的希望。在吸引游客赏花的同时,溧水区还将赏花与当地的文化消费、现代农业、特色购物、乡村民俗体验结合起来,形成一条花经济产业链。“在梦华苑打工离家近,收入也稳定。”中杨村村民梅顺清现在是梦华苑的一名花匠,他认为,比起之前在外地打工,现在的工作更加安逸。
“春节过后到现在,我们接待的游客量已经有16万人(次),带动了我们周边农家乐,还有民宿的生意。”梦华苑总经理朱飞表示,现在,部分村民依托梦华苑,成为苗木经纪人和苗圃老板,还有一部分人投入到民宿、餐饮等行业。目前,梦华苑周边发展了20多家民宿和150家特色餐饮小吃,直接带动2万人从事旅游产业,人均年增收在3000元左右。
BT我本沉默网页游戏,媒体组团来采访!" src="http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2143546/https:/imagepphcloud.thepaper.cn/pph/image/125/364/7.jpg">
卞维亮 摄
梅顺清只是溧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,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。在溧水美丽乡村,充满红色元素的李巷、果香四溢的傅家边,处处是风景,处处都火爆。在傅家边山凹村,民宿经营户黄梅珍正在收拾餐厅,今天下午,她家又是爆满。“梅花盛开的时候,民宿房间供不应求。”
隐匿于万亩梅园,徽派的青瓦白房里飘出饭菜香气,漫步在山凹村,仿佛置身世外桃源。作为南京市首批新型民宿试点,今年初,山凹村邀请专业的设计公司,为村民的庭院提供改造方案,装修费用上由政府补贴40%,剩下的60%由村民来出。目前,山凹村已有两家民宿达到四星级酒店标准,还有9家民宿报名争创。与此同时,傅家边社区还专门成立了山凹旅游服务中心,为民宿产业服务,同时对周边无想山、神山湖、遇园、草莓园等进行资源梳理,设计精品游玩路线,让大家记住溧水、再来溧水。
卞维亮 摄
农舍变民宿,乡野成景区,山凹村的“美丽经济”已逐渐成为村民端稳致富“金饭碗”的新产业。在溧水,类似梦华苑、山凹这样的探索实践不在少数。如今,春天里的溧水,已把美景串点成线,发展全域旅游,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“春日美景图”。
紧张的拍摄采访结束后,各媒体迅速成稿,下面就跟着镜头一起来看看溧水的这些网红点到底有什么魅力吧!
溧水区融媒体中心出品
江宁区融媒体中心出品
南京电视台出品
南京报业集团出品
现代快报出品
原标题:《溧水这些地方不一般,媒体组团来采访!》